【图语:你会给孩子定“规矩”吗】
让孩子成为一个守“规矩”的孩子,让家长成为一个懂“规矩”的家长,你会吗?
原因篇——孩子不守规矩的原因
不是孩子不懂规矩,是他受到太多自身的局限。当孩子出现耍赖,不听话的情形时,背后一定有其动机与原因,因此不可只是一味地责骂孩子不守“规矩”的行为。
孩子的表达能力有限
随着年龄的增长,孩子开始拥有自己的主见与想法,但却尚未学会管理自己,因此面对大人的规定而有所意见或者不满时,碍于表达的不完整,或者是不懂得如何说明,便会以反抗、不听话的表现,作为另一种形式的表达。
孩子还没有时间感和空间感
让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理解时间的概念是一件公认的难事。也许你告诉他“停下来”,他还能理解。但是如果你对他说“等一会”,那就太为难他了。你必须先要让他知道“一会”究竟是个什么概念。
顽童心理在作怪
有时侯孩子喜欢破坏规矩,只是想和你开个玩笑,看看你吃惊甚至愤怒的表情。比如,孩子刚刚学会开电视开关的时候,他会对此事很感兴趣,会一直反复地开、关电视。如果你在这个时候表情严肃地要求他停下来,可能会适得其反。因为他已经从你的态度中得到一个新的游戏:只要我去触摸电视,爸爸脸上就会出现好玩的表情,还会和我说(即使你说的是个“不”字,我也喜欢)。
作为引人关注的手段
当宝宝乖巧听话时,父母可能因其他忙碌的事情而忽略对于孩子的关心,因此当孩子发现耍赖,不听话时,可以得到父母或长辈的更多关注时,就可能一反常态出现野蛮不讲理的举动,以引起他人的注意。
曾因“耍赖“尝到甜头
孩子因不听话而受到斥责时,最常见的表现就是藉由“哭闹”来耍赖,家长若因心疼或者是管教方便,而答应孩子的要求以求停止其哭闹的行为,便会让孩子建立错误的价值观,认为只要哭闹就有糖吃,此后一遇到类似的情形,便学会沿用这套坏习惯。
对策篇——孩子不守规矩怎么办
提倡给孩子“自由”,并不等于放弃培育孩子成长所需的规则和标准。有些时候,父母还是应该以坚定的态度给孩子指明“对”与“错”的界限。
当儿子为玩具争吵
前两天,涛涛爸爸为儿子买了一台游戏机,当堂哥来家作客时,涛涛得意地拿出自己心爱的游戏机给堂哥玩。可没过多久,两人就为该轮到谁玩而争吵不休。涛涛妈妈赶紧找出一件也是不久前买的电子玩具,让他们各玩各的。
点评:可这不是个好办法。正确的做法是:把游戏机没收,然后告诉他们,除非学会分享,否则就不再给他们玩了。因为此时正是教孩子与同伴分享的最好机会。分享是孩子们要学到的道德品质之一。所以不妨把每一次孩子间的冲突当作一次教育的机会,让孩子通过自己摸索出来的分享方式来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。
(责任编辑: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