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子孙计】
或曰,既有子孙,当为子孙计,人之情也。余曰,君子岂不为子孙计。然其子孙计,则有道矣。种德一也。家传清白,二也。使之从学而知义,三也。受以资身之术,如才高者,命之习举业,取科第,才卑者,命之以经营生理,四也。家法整齐,上下和睦,五也。为择良师友,六也。为取淑妇,七也。常存俭风,八也。如此八者,岂非为子孙计乎,循理而图之,以有余而遗之,则君子之为子孙计,岂不久利,而父子两得哉。如孔子教伯鱼以诗礼。汉儒教子一经。杨震之使人谓其后为清白吏子孙。邓禹十子,人各授之一业。庞德公云,人皆遗之以危,我独遗之以安。皆善为子孙计者,又何歉焉。
俭而能施,仁也。俭而寡求,义也。俭以为家法,礼也。俭以训子孙,智也。俭而悭吝,不仁也。俭复贪求,不义也。俭于其亲,非礼也。俭其积遗子孙,不智也。
衣以岁计,食以日计。一日阙食,必至饥馁。一年阙衣,尚可藉旧。食在家者也,食粗而无人知。衣饰外者也,衣敝而人必笑。故善处贫者,节食以完衣。不善处贫者,典衣而市食。
【倪文节公简介】
倪 思(1147-1220),字正甫,湖州归安(今浙江省湖州市菱湖镇射中村)人,宋代学者、官吏。南宋乾道二年(1166)进士,中博学宏词科。其博学多才,著有《齐山甲乙稿》、《兼山集》、《经锄堂杂志》。2009年在余姚发现了他的墓葬。
累迁秘书郎,除著作郎兼翰林权直。历孝宗、光宗、宁宗三朝,曾任礼部侍郎、兵部尚书、礼部尚书等职。主张抗金,反对求和,以直谏著称。曾斥韩侂胄而被革职,后重新起用。嘉定二年(1209),被史弥远两次罢官。直到临死,还上疏朝廷,陈述政治主张。卒后谥文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