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身国学移动版

 
当前位置:主页 > 家教 > 家教掌故 > 正文

孝悌忠信,敦宗睦族

时间:2019-11-20 18:53     来源:以孝治国     作者:秦永州 杨治玉      点击: 次    
导语:家训的内容包罗万象,几乎涉及家庭生活、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,凝聚着历代家长的智慧,蕴涵了天下父母教子的心得,荟萃了大量立身处世的至理名言。

  家训的内容包罗万象,几乎涉及家庭生活、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,凝聚着历代家长的智慧,蕴涵了天下父母教子的心得,荟萃了大量立身处世的至理名言。既有尧舜孔孟之道,尊长师友之戒,又有“傅婢之指挥”,“寡妻之诲谕”;既有家法、家规、家禁等道德律令,又有严父慈母苦口婆心的规劝、开导;既有治生业、隆家道的方略,又有睦亲族、传子孙的诀窍。具体来说,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:

  孝悌是传统家训教化中的一个重要内容。强调孝悌就是要求每个人在家庭中要做到尊敬长辈,长幼有序。我们知道,“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”始终是儒家伦理教化的重点任务和宏伟目标。其中,“齐家”是这一思想的重要环节之一,是“治国”、“平天下”的前提和基础。“修身”又是“齐家”的首要条件,因而,“孝”作为修身之本,自然成了家训的核心内容。

  纵观历代的家训,从简单明了的数百字的单篇,到洋洋万言的巨著,都有“孝悌忠信,敦宗睦族”的内容。

  《新唐书·穆宁传》载,唐朝秘书监穆宁“尝撰《家令》训诸子,人一通。又诫曰:‘君子之事亲,养志为大。’之前,宰相韩休以训诫子侄严肃而闻名,贞元(785~805)间言家法者,尚韩、穆二门”。河东节度使柳公绰的孙子柳玭“述家训以戒子孙”说:“孝慈、忠信、笃行,乃食之醯(醋)酱,可一日无哉?”

  被《四库全书提要》誉为“《颜氏家训》之亚”的《袁氏世范》,大力提倡“人不可不孝”,“兄弟贵相爱”。宋人赵鼎在《家训笔录》中的第一项便指出:“闺门之内,以孝友为先务。”

  明清之际学者孙奇逢在《孝友堂家训》中讲:“父父子子、兄兄弟弟,元气固结而家道隆昌,此不必卜之气数也。父不父,子不子,兄不兄,弟不弟,人人凌竟,各怀所私,其家之败也,可立而待。”父子兄弟团结就能家道隆昌,反之则家道衰败。他讲的敦宗睦族,其实就是我们现在说的“家和万事兴”。

  孔子讲,“孝慈则忠”,“弟子入则孝,出则弟(悌),谨而信,泛爱众而亲仁”。许多家训都原封不动地转述这些内容,注意培养子孙“敦厚忠信”的品格。《袁氏世范》也要求子孙诚实守信,宽厚待人,做到“忠信笃敬,先存其在己者,然后望其在人者”。另外,这种忠孝观念还常常渗透到家训著者所在的宗族当中。我们知道,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是典型的宗法社会,大都聚族而居。因此,许多家训也往往成为大家族的族训,这就大大拓展了教化对象的范围。孝悌忠信,敦宗睦族

(责任编辑:刘宽阔)

    说点什么吧
    • 全部评论(0
      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    相关新闻
    手机访问网址
    微信关注立身
    立身国学QQ群
    习近平绿色箴言妙喻美丽中国
    重塑历史:拓展边界——走向何方
     
     
     
    中国近代版图到底是清朝奠定的还
    推进养老模式多元化发展

   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。未经许可,禁止商业行为。
    京ICP备12015972号-6

   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

    缘起      关于立身        著作出版        版权说明        立身通联     友情链接       网站地图        师友建言       企业邮箱
   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