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身国学移动版

 
当前位置:主页 > 家教 > 亲子教育 > 正文

相信孩子有发现的眼光

时间:2019-11-17 18:48     来源:中国教育报     作者:谢月贤      点击: 次    
导语:暑假带孩子来到八达岭长城观光旅游,看到凡是裸露出来的山体都被钢丝绳网紧紧裹住,以防山体滑坡。许多家长在赞叹这种细致做法的同时,忙不迭将这个发现告诉自己的孩子。

  暑假带孩子来到八达岭长城观光旅游,看到凡是裸露出来的山体都被钢丝绳网紧紧裹住,以防山体滑坡。许多家长在赞叹这种细致做法的同时,忙不迭将这个发现告诉自己的孩子。

  “成,你看见钢丝绳网没有?它可以用来防止山体滑坡,知道不?”同行的成妈妈问儿子。

  “哦——”成可有可无应了一声,有点不耐烦。

  这样的教育方式是许多家长时常运用到的,每每看见一件觉得有意义、有价值的东西便急忙告诉孩子,不管孩子当时的状态如何、是否对此感兴趣。

  家长这种好为人师的做法经常起不到教育孩子的作用,长期这样对待孩子还极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。那么以怎样的方式来告诉孩子,他们才能欣然接受呢?那就是让孩子成为每个新奇事物的发现者,而不是被动的接收者。下面是我跟儿子的一段关于钢丝绳网话题的对话,或许可供参考。

  “儿子,你看,山上裹着这些东西,妈妈不知道是用来干嘛的,你知道吗?”我以好奇的语气“请教”读二年级的儿子。

  “哦,我看看。这些应该是用来裹住大山,不让山石滚下来的设备吧。”儿子以常识的思路进行推理,小孩子的常识思维能力原本就跟大人差不多,所以这个他当然懂的。

  “哦,对,妈妈也认为应该是这样的。那么你认为这些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呢?”我继续追问。

  “应该是用煤气管做成的吧。”儿子说出他的猜想。

  “为什么呢?”

  “因为这样软软的,才能绑住山石呀。”儿子继续说出他的理解。

  “外边软软的当然好,可如果万一有一块大山石滚下,这软软的‘煤气管’可就兜不住了。妈妈认为除了外面是用软软的‘煤气管’材料之外。里面必须包上钢丝才好,就像爸爸用来绑瓜棚的那种材料一样。”

  “妈妈,为什么软软的‘煤气管’就不能网住山石呢?《道德经》里面不是说‘柔弱胜刚强’吗?”儿子引经据典地反问我。

  “这只是指处理一件事情,如果单用柔软方式就能够解决好就不要动用到刚强的方式,因为以柔软方式处理让人感觉好受些。可是在这件事情上,单凭柔软的‘煤气管’是难以网住从山上滚下来的山石的,因此必须请‘刚强’的钢丝来帮忙。这就像《易经》所说的,一阴一阳谓之道。儿子,其实做成任何事情都不是单凭一种方法就能达成的,而至少必须拥有两种方法以上才行。”

  对于我所说的话,儿子又提出了许多这样那样的疑问,我便一路走着一路答疑解惑。一路上,我们母子俩的谈话内容无限扩展开去,在亲密无间的亲子关系中尽情品尝认知的快乐。

  教育孩子,最好让孩子以一个发现者的身份出现。只要给予孩子这样的身份,他们便能够欣然接受并主动打开认知的大门,一点儿都不费劲。在孩子收获了满满自信与知识的同时,亲子关系也在温馨地互动中越发融洽。相信孩子有发现的眼光

(责任编辑:李博)

    说点什么吧
    • 全部评论(0
      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    相关新闻
    手机访问网址
    微信关注立身
    立身国学QQ群
    习近平绿色箴言妙喻美丽中国
    “2019国际郑和论坛”在马来西亚举
     
     
     
    中国近代版图到底是清朝奠定的还
    推进养老模式多元化发展

   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。未经许可,禁止商业行为。
    京ICP备12015972号-6

   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

    缘起      关于立身        著作出版        版权说明        立身通联     友情链接       网站地图        师友建言       企业邮箱
   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