妙喜宗杲禅师说:古人选择学者,先拣择道德,即有真修实证的人;其次才推论他的才学。果然有德兼有才,便可以进用于当时。倘若不是良材美器,而把他安排在众人前面,那么,凡看到或听到的人就难免对他产生轻薄鄙视。因此,学者自己也应该有自知之明,努力加强磨练,提高自己的品学、名望、节操而有所建立。
从最近的情形来看,丛林已经显得很衰落了。学者不顾道德,既无节义,又无廉耻,而且还要讥笑那些敦厚朴实的人认为是鄙陋庸流,嘉奖那些只会夸夸其谈而又不切实修行的人认为是聪明有才智。致使后学晚辈因为自己识见不高明,又怕被别人笑话,便到处找资料,抄袭前人的语录,用于资助自己的口舌辩才,这样经过长时间的滋培浸润,就形成一种只会做表面文章而不讲究实际修持的风气。及至问他圣人之道究竟是怎么样的?他却懵然无知,如同面对着墙壁,什么也说出来,真是不可救药了。
【立身国学语】此篇教学者当立名节,以道德才学为本。
【自省】我会不会随波逐流,也成为一个不顾道德,少节义,我廉耻的人?
(责任编辑:)